在电影中,米老鼠作为魔法师的学徒,它施展超出自己能力范围的魔法将扫帚变出手脚,帮自己干活,结果事得其反。通过这个替身,艾米莉表达了对男性主义自命不凡的拒绝。
今年10月7日以作品《The Riddle》在香港苏富比2022秋季拍卖创造拍卖纪录的美国艺术家Emily Mae Smith(艾米莉.梅.史密斯),其最新个展「Heretic Lace」今年秋天在位於美国纽约的Petzel Gallery举办,展出最新创作的十余幅绘画作品。
2014年,艾米莉在她的作品中首次引入了扫帚的形象,它是迪士尼电影《幻想曲》(Fantasia,1940)中出现的「扫帚工具人」的「後代」,在此後逐渐成为了艾米莉作品中最重要的灵感缪斯与代理人。
Photo Credit:苏富比《The Riddle》於香港苏富比拍卖成交价为4949.7万台币
Photo Credit:Petzel Gallery
在电影中,米老鼠作为魔法师的学徒,它施展超出自己能力范围的魔法将扫帚变出手脚,帮自己干活,结果却适得其反。透过这个替身,艾米莉表达了对男性主义自命不凡的拒绝。
在她的作品中,五官缺失的扫帚人(偶尔会长出艺术家标志性的嘴巴)炫耀着长裙或者用鬃毛做成的长裤,「她」在各类精心设计的背景中做着各类行为,扮演着不同角色,但统一的特质就是在努力拒绝自己的工具化。
在历经上千年已经成型的以男性审美为中心的艺术史中,艾米莉毫不避讳地宣示着女性艺术与女性审美也有向公众展示的权利。例如在作品《Beholder》中,艺术家以Louis-Léopold Boilly於1799年的作品《窗边的女孩》为蓝本进行了改编创作。
这种对名作的再创作对艾米莉来说并不罕见,她在再创作中表现的不仅是对原作风格与技术的篡夺,更是对话语权的篡夺。如果说Boilly原作中表现的是少女的风韵美丽与天真好奇,艾米莉的作品则是对原作观点的反驳。
除了扫帚人,露出两排整齐牙齿的尖叫嘴也是艾米莉作品的另一个重要元素,在本次个展中,《Painters Quarry》以全新的形态与语言展示出了这个经典元素。艺术家避开现实主义持有的自我反思意义,而是在象徵主义中反常的延伸了自我批判的逻辑。
像是《Painters Quarry》就是一个明显的例证。在这幅作品中,由灰色石头构成的大嘴,上方刻着「THE STUDIO」的字样,嘴里则是数不清的人类骸骨。
而与《Painters Quarry》在色彩及感受都形成鲜明对比的则是《Precarious Persuasion》,长着小小嘴巴的鱼钩与长着獠牙的鱼群形成对峙,温暖而明亮的色彩消解了作品的压抑氛围,带来更多的是幽默与遐想。
在展览同名作品《Heretic Lace II》中,艾米莉再现了2019年的一幅同名画作,作品描绘了被吊带拉紧的蕾丝袜,以及被黑色吊带分割开的肉色大腿。丝袜上的老鼠与小麦图案,是艺术家自2018年以来对拾荒者主题探索的延续。
Photo Credit:Petzel Gallery《Heretic Lace II》
拾荒者是粮食收割後在田地里捡拾剩余粮食的人,他们是被剥夺财产与土地者的象徵。在艾米莉的作品中,拾荒者同时也像徵着19世纪时的女性,她们是被物化并且缺乏劳动自决权的人群,例如米勒与毕沙罗作品中出现的拾穗女性。「拾荒者」这一主题也是艾米莉用自己的方式来激发女性追求自由与平等权利。
关於艺术家
1979年出生於美国德州奥斯汀,现在工作和居住在美国纽约布鲁克林区。艾米莉用狡猾、幽默、令人入胜的作品呼应了历史艺术运动,如象徵主义和新艺术运动。她通过风格不同的绘画与象徵符号,涉及各类主题,包括性别、阶级和暴利等。艾米莉的绘画挑战了艺术史上以男性为中心的传统,并以女性主义的视角弥补了传统文化中缺失的部分。
本文经城市美学新态度授权刊登,原文发表於此
订阅电子报,看更多生活细节 ☞ 周五的主编手札,与周三的细节小读本
同场加映
- 令人不安的餐桌奇观,隐藏的是对女性的不公平剥夺:静物艺术家Sabrina Bockler
- 模糊画中女性的温柔脸庞,反而更凸显她们的个性:波兰艺术家的面具实验
- 摄影大师米原康正,谈父权社会下的女性枷锁:「在日本,女生被拍照时是没有自主权的」
责任编辑:陈仲廷
核稿编辑:林君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