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期我们介绍了恒安里转变为街猫友善社区的背景、志工们自动自发的爱心付出、致力让人猫和平共处的用心。而深入采访志工照顾浪猫的日常,才知道温暖早已遍布这个邻里。在恒安里服务十多年的黄里长,又是什麽时候注意到这批志工的呢?
无处不在的美好善举
「其实我也是被他们感动的。」黄里长笑说,一开始他只是知道有里民会固定喂猫,但是後来看到志工们还会自发性地诱捕猫咪进行节育、或是担任猫咪中途、协助医疗照护、领养送养等事务,令他相当感动。
志工队也常协助紧急救援;某天黄里长外出洽公前接到志工通知,在他旧办公室(现已搬迁)的隔壁小铁屋内,有只受伤的猫咪溜了进去,现被锁在里面,但因为那是属於国有财产署的土地,不能随意开启,所以商请里长协助、请相关单位开门。但棘手的是,即使志工进去了还是抓不到,而里长又必须赶快赴约,大门也不能一直开放,情形一度胶着。
後来,志工们发动群体力量,大家轮流到铁屋的大门、从门缝「偷窥」,看看猫咪有无进入诱捕笼内,也同时与里长保持联络;到了晚上,终於有志工回报捕获,里长也特地赶回来、协助联络相关单位开门,等到把猫咪成功救出时,已经将近午夜了,虽然过程有些惊险,却也成了志工间津津乐道的回忆。
「其实里内有许多爱爸爱妈,他们虽然比较低调,但是对街猫的付出,绝对不亚於我们。」除了志工,其实里内还有许多默默奉献的爱心人士;曾有一位阿姨急切地来找里长,说在她的店附近屋顶上有只猫咪过世,哭得非常伤心,还特地买了金纸等物,要送猫咪最後一程。更感人的是,此後连续好几年的中元节,在恒安里的普渡大会上,这位阿姨都会默默在桌脚准备猫咪的餐点,让孤苦离世的毛孩也能饱餐一顿。
▲恒安里的猫屋处处都有巧思。
▲坐落在公园旁的猫屋是恒安里独有的美景。
无私付出 打造最美一隅
恒安里志工对街猫的照护已经行之有年,因此也曾配合台北市动保处所推动的街猫友善照护行动方案(TCCP),成为「午夜动保食堂:街猫乾净照护站」的第一示范里。「猫屋落成後,也有很多不知名的爱心捐赠。」Cynthia笑说,午夜食堂开张後,猫屋旁就常会突然出现其他「贡品」:雨伞、纸箱、猫跳版,甚至还有电动饮水机。虽然这些贡品难免因放置在外而受潮毁损,但隐藏版猫友可爱温暖的心意,他们收到了。
除了照顾街猫,志工们也不乏中途、收编的温馨举动;在恒安里的猫咪中,曾有一只猫老大「熊猫」,过去都由店家喂养,但後来店家搬离,熊猫的健康状况也亮起红灯,志工们赶紧带他就医後,发现熊猫口腔长了肿瘤,且已是末期,只能采取安宁照护。本来就在经营猫中途咖啡厅的尹欣、Tommy,便直接收编熊猫,让他安稳舒适地度过最後的时光。
「熊猫的人缘很好喔,很多人会特地来看他。」尹欣回忆说,熊猫到店里後,很多过去照顾过他的居民都常会来关心熊猫。以前熊猫来去自如,很有个性,但是最後在猫中途咖啡厅的岁月,他一改过去在街头的逞凶斗狠,非常享受被人摸摸、呵护的感觉,最後也在没人注意到的时候,在自己的小窝静静咽气。这只霸气与温柔并存的猫老大,成为了恒安里居民共同怀念的回忆。
「这个环境因他们而改变。」谈到志工们自动且自律的行为,黄里长很感激,因为街猫到处都有,也会一直衍生问题,但他们用很正面的方式来处理这些问题,也因为志工们长期的努力,不当的喂养行为越来越少,现在已经很少看见因喂猫而产生的脏乱。「在公园还可以看见夜鹭跟猫咪和平共处的神奇画面!」黄里长欣慰地说,当环境整洁,来访的游客们除了可以舒服逛夜市外,还能看见许多安心居住的猫咪,这是恒安里独有的疗癒街景,也是志工们耕耘多年的爱心结晶。
▲因为被爱心围绕,恒安里很多猫都不大怕人。
▲在志工的呵护下,熊猫最後仍过得平静舒适,得以善终。